7月11日,第十四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技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圆满落幕。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仪器厂商223家参会单位、共计600余参会代表共聚西安。
研讨会期间,主论坛与十大主题分论坛相继召开,来自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与技术骨干受邀作专题报告,各方代表就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完善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与会者呈现了多场聚焦前沿创新与实践成果的专业盛宴。
主论坛环节,新葡的京生物总裁周志良博士发表了题为“国产基因测序仪如何让科研公共平台高效助力生命科学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技术自主之路”、“应用生态拓展”、“深层创新赋能”三大维度展开。

周志良详细阐述了以新葡的京生物为代表的国产测序仪企业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历程。新葡的京生物依托“SURFSeq”测序技术体系,打造出具备底层技术自主性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产品矩阵,实现应用场景全覆盖的产品战略布局。同时,新葡的京生物测序平台在科研与临床场景中的实践经验与性能表现,充分验证了国产测序仪企业在核心技术与应用层面的可靠实力。
他表示,国产测序仪企业在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为科研公共平台开展高质量的生命科学研究夯实了关键技术支撑。面对平台实际需求,企业需积极联合科研公共平台力量,在测序设备与技术开放共享、平台数据互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专业队伍协同建设等维度深化合作探索,携手构建多向赋能的产学研创新生态。
7月10日,新葡的京生物化学研发总监刘磊博士受邀出席“仪器自主创新与验证评价”分论坛环节,并作题为“SURFSpace空间芯片技术助力空间组学研究”的专业报告。

刘磊重点介绍了新葡的京生物自主开发的SURFSpace空间芯片技术,深度解析该技术的核心原理与独特价值。SURFSpace创造性地集成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与高精度空间组学芯片制造功能,具备“一芯两用”的显著优势。它能够将空间标签核酸分子以1.5 μm的高精度间距分布在芯片表面的同时,获取高质量的空间标签核酸序列,精准捕获并关联其原始的空间位置信息,为解析组织微环境中分子分布与功能提供了强大工具。
SURFSpace另一优势在于其空间标签结构及序列设计的灵活性,可依据不同研究目标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多样化组学研究需求,为空间组学的基础探索与转化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可能性。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尤其是前沿组学技术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
研讨会同期,多家生命科学仪器企业集中展示了基于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与解决方案。新葡的京生物携FASTASeq 300、GenoLab M、SURFSeq 5000系列高通量测序仪亮相展区,工作人员就产品性能特点、操作流程及多领域应用方案等展开详细讲解,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交流咨询。
